感謝支持 成功當選
非常感謝各位選委的支持和信任,讓我有幸在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補選中,以1028票成功當選。
我定必履行競選承諾,以我的專業知識及經驗,積極推動社會全面復常,重振經濟;我亦會盡我所能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我進入議會後,我與民建聯選委會界別的議員同事,定必繼續經常聯繫各位選委聆聽高見,了解界別關心的議題,向政府反映,爭取符合香港整體利益的方案,同心為香港繁榮安定作出貢獻。
2
投票時間地點:
上午9:00-11:30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3 樓 3E 號展覽廳
香港中醫中藥界聯合總會
港區世界中聯理事協會 全力支持
2
2022立法會選舉委員會補選候選人
-
註冊中醫
-
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
-
香港中醫中藥界聯合總會主席
-
港區世界中聯理事協會主席
為國家
配合國家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
-
與內地中醫藥界加強合作,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打造高水平中醫醫院、中醫優勢專科、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創新平台提供支援
-
爭取「粵港澳大灣區」三地政府研究建立包含電子病歷、遠程診療的完善遠程中醫藥醫療體系
-
爭取設立大灣區中成藥共同市場,容許在三地已各自註冊的中成藥在大灣區內流通銷售,共同創造條件擴大市場
-
爭取在本港成立「大灣區中藥材國際交易平台」,善用本港的交易渠道和平台及大灣區的外向優勢,推動中藥材進一步走向世界
為香港
推動中醫藥產業傳承創新
-
加快推動本港中醫藥事業和產業現代化、產業化和高品質發展
-
爭取賦權中醫與其他醫療專業互相轉介病人,發揮協同效應
-
爭取設立中醫專科制度,持續提升業界水平和維持競爭力
-
設立中藥師法定註冊制度,提升行業水平,保障市民用藥安全
為市民
發展全面的中醫服務
-
推動中醫服務全面發展,未來涵蓋基層醫療、專科和住院服務
-
堅持中西醫並重,相互補充,協調發展
-
充分發揮和弘揚中醫藥對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
-
逐步在公立醫院設立中醫部
-
增撥資源資助各類院舍購買中醫服務,讓院友多一個選擇
教育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碩士
-
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
教學
-
2003起至今先後獲聘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臨床兼任講師、客座副教授
-
2003起至今獲聘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中醫中藥臨床研究中心顧問
-
2013起至今獲聘為廣州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
公職
-
1999至2019年先後獲委任為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委員、中醫組、紀律小組成員
-
2013起至今獲委任為香港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成員、中醫業小組委員會成員
-
2015至2021年獲委任為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成員
-
2016年起至今獲委任為中醫醫院籌劃使用者委員會成員
-
2018年起至今獲委任為基層醫療健康發展督導委員會委員
-
2018年起至今獲委任為香港浸會大學護理課程諮詢委員會成員
-
2018年起至今獲委任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諮詢委員會成員
-
2021年起至今獲委任為香港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中醫業小組委員會主席
-
2021年起至今獲委任為浸大中醫醫院有限公司董事局成員
榮譽
-
2019獲頒發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
-
2022獲頒發浸大傑出校友獎
三項承諾
-
團結中醫中藥界,為抗疫復常和完善香港醫療體系發揮更大作用;推動傳承創新和產業發展,積極配合國家《「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的目標,讓中醫中藥界為香港經濟創造更大價值。增加醫護人手改善工作環境
-
緊密聯繫各界選委,促進溝通協商,從香港的整體利益出發,推動社會團結向前。
-
認真履行監督職責,積極投入政策研究和倡議,向特區政府提出建設性意見,推動良政善治。
四大政綱
1。積極推動中醫中藥的傳承與創新
提升中醫服務,完善醫療體系
-
發展全面的中醫服務,涵蓋基層醫療、專科和住院服務。
-
堅持中西醫並重,相互補充,協調發展。
-
充分發揮和弘揚中醫藥對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
-
逐步在公立醫院設立中醫部。
-
增撥資源資助各類院舍購買中醫服務,讓院友多一個選擇。
把握機遇,發展中醫中藥產業
-
與內地中醫藥界加強合作,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打造高水平中醫醫院、中醫優勢專科、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創新平台提供支援。
-
加快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現代化、產業化和高品質發展。
-
賦權中醫與其他醫療專業互相轉介病人,發揮協同效應。
-
設立中醫專科制度,持續提升業界水平和維持競爭力。
-
設立中藥師法定註冊制度,提升行業水平,保障市民用藥安全。
2。弘揚中華文化,加強國民身份認同
-
促請政府積極制定政策,讓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市民生活,向世界推廣中國價值和中華文化的魅力。
-
資助和鼓勵民間機構、研究中心和大學等,加強對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藝術的研究。
-
推動政府繼續完善中國歷史、國民和國情教育,提升市民的民族自豪感,自覺尊重和維護國家的根本制度。
3。鞏固香港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
支持政府充份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顯著優勢,繼續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保持普通法制度,做好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
支持政府繼續推動香港與大灣區各市對接合作,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對國家的「雙引擎」功能。
-
支持政府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加強與深圳合作。
-
支持政府加強香港與東盟經貿關係,積極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
-
爭取落實更多措施以便利港人在內地工作和生活,解決他們所遇的各種實際困難。
4。對症下藥,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
推動政府繼續多管齊下開拓土地,增建房屋,確保運用土地資源符合公眾利益。
-
推動政府維護市場公平,消除壟斷,扶持中小企業;妥善處理貧窮問題,為基層和弱勢社群提供合理保障,增加社會向上流動性,確保全港市民能共享發展成果。
-
推動政府提高教育質素,培育出愛國愛港、具備世界視野和專業技能的新一代;解決青年「四業」煩惱,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發展和生活空間,實現理想。
重點工作
在前線積極參與抗疫
-
帶領香港註冊中醫學會與醫管局試行合作支援安老院舍新冠中醫診治計劃,紓緩當時老年病患迫滿公院急症室壓力。
-
帶領香港中醫中藥界聯合總會主辦「齊心抗疫──中醫藥遙距診療服務」,支援居家隔離新冠患者。
-
統籌動員全港中醫師參與政府「攜手齊心──中醫藥新冠復康診療計劃」,為新冠復康者提供最多10次免費中醫藥診療服務。
-
集合中醫界力量參與「百名醫師線上齊義診」活動,139位醫師同一時間上線為市民開展義務診療、醫學講座等活動,發揮中醫所長,減輕前線醫護壓力。
-
聯同香港中醫藥界代表及特區政府官員,與中央政府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交流。
-
與香港註冊中醫學會團隊及民建聯在全港多區提供「中醫遙距視像義診服務」,幫助居家隔離患者。
-
參與「抗疫關愛送萬家」活動,並聯同地區基層社團將一萬個抗疫關愛包送予社區有需要的人士或家庭。
-
出席記者會,提出多項善用中醫中藥抗疫的方法,以紓緩前線醫護的壓力。
-
多次透過傳媒講解「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及「藿香正氣」對治療新冠肺炎功用及宜忌。
參與中醫遙距視像義診服務,為患者視診
集合中醫界力量參與「百名醫師線上齊義診」活動並接受傳媒訪問
參與香港中醫中藥界聯合總會主辦「齊心抗疫──中醫藥途遙距診療服務」,支援居家隔離新冠患者
接受香港電台訪問講解中醫抗疫
中 央政府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到香港中醫中藥界聯合總會交流
就籌建中醫院到韓國首爾考察交流
舉行香港中醫藥界抗疫聯盟新聞發布會,組織業界支援抗疫工作
推動中醫藥發展
-
參與興建中醫醫院籌備工作及擔任院董。
-
統籌並成功為香港舉辦2021年第十八屆世界中醫藥大會,大會以「中醫藥惠及人類健康──全球中醫藥機遇與挑戰」為主題,推動中醫藥學與世界各種醫藥學間的交流與合作。
-
出席民建聯「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發展」圓桌會議,就中醫藥在大灣區應如何發展建言獻策。
-
爭取香港年青中醫可在大灣區公營醫院執業。
-
帶領香港註冊中醫學會獲得第七屆中醫藥國際貢獻奬。
統籌並成功為香港舉辦2021年第十八屆世界中醫藥大會
我們支持 陳永光教授!
2
立法會一直缺少中醫業界人士,而陳永光醫師一直熱愛國家,勇於承擔,希望各位選委能支持他進入議會,推動中醫藥在港發展。
譚耀宗
今次是陳永光醫師再接再厲代表民建聯參選。他有學識,有擔當,我深信他必定能夠成為一位稱職的立法會議員,令議會的聲音更多元化,為政府出謀獻策,推動良政善治。
李慧琼
第五波疫情期間,陳永光醫師統籌中醫藥界,在前線為市民提供遙距診症及康復治療,守護市民健康和減輕公營醫療系統壓力。請各位投他信任一票!
李應生
陳永光是我們浸會大學的傑出校友,積極貢獻社會,並支持母校長期發展。
衞炳江
陳永光醫師是我們多年工作伙伴。他專業實幹,理性務實,願意接納不同聲音,致力為業界謀發展。
(左起)林志秀、馮玖
(右起)黃光輝、李應生
陳永光教授一直致力服務社會。我相信以他的專業和務實的態度,當選後一定可以為議會帶來更多不同的聲音!
林哲玄
陳永光教授一直為中醫界及醫療衞生界盡心盡力服務,我支持他進入立法會為香港社會謀求發展。
高永文
陳永光教授領導中醫界發展多年,更帶領中醫界走上前線治病抗疫,深慶得人。
譚惠珠
支持陳永光教授進入立法會,為推動社會復常獻策,令香港經濟再添動能。
黃定光
支持陳永光教授進入立法會,一起關懷弱勢及捍衛勞工權益。
林振昇